-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多地发力氢能产业 燃料电池车迎“风口”
发布时间:2022-10-28
日前,吉林省发布《“氢动吉林”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发展氢能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贯通氢能产业链条,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抢占绿色氢能产业发展新赛道制高点,打造“中国北方氢谷”。这也是当下多地积极发展氢能产业的缩影。业内人士表示,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发展氢能产业意义重大。随着氢能产业的发展,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将迎来转型升级新机遇,燃料电池汽车等细分赛道将迎来发展“风口”。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能源资源禀赋条件优越,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为发展氢能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吉林省在氢能领域区位合作条件优越,产业发展协同性强,产学研方面基础好,组合优势显著。
《“氢动吉林”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2021年至2025年将逐步构建氢能产业生态,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6年至2030年,全省氢能产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链布局趋于完善,产业集群形成规模。
2031年至2035年,吉林省将打造成为国家级新能源与氢能产业融合示范区,“一区、两轴、四基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氢能资源网格化布局延伸全域,并提升通化、白山、延边等地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根据规划,吉林省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氢能产业产值将分别达到100亿元、300亿元和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发展氢能产业,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氢能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清洁能源制氢及氢能储运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
今年以来,辽宁、陕西、贵州、上海、山西等地均出台了氢能产业相关发展规划,制定氢能产业发展“路线图”,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推动本地区氢能产业发展。
根据《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到2025年,山西将形成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环境,协同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列,基本构建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体系。氢能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在不新增碳排放的前提下,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万辆以上,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应用规模全国领先。可再生能源制氢量显著增长,成为新增氢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二氧化碳减排。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出台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对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顶层设计与产业政策日趋完善,燃料电池产业链将步入发展快车道。
《辽宁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燃料电池车辆(含公交车、乘用车、重型卡车、牵引车、环卫车等)保有量将达到2000辆以上,加氢站30座以上。
按照规划,到2030年,山西省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在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实现多元规模化应用,形成布局合理、产业互补、协同共进的氢能产业集群。
内蒙古提出,在交通运输领域,重点推进中重型燃料电池车辆应用,有序拓展燃料电池汽车在客、货汽车市场的应用空间,优先在乌海市、鄂尔多斯市等地区的矿区推进燃料电池重卡替代,探索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推进燃料电池车替代非电动公交车、市政服务车辆。
众多车企抓住机遇,加快布局,积极抢占优质赛道。今年6月,一汽解放将300辆燃料电池车发往北京、上海和山西,包括载货、自卸、牵引三个产品系列,覆盖城市物流、城建渣土、短驳倒运等多个应用场景,交付规模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山西证券认为,车企加速布局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上一条: 2020年中国电池行业出口分析
下一条: 2023国际橡塑展 进入倒计时!